【化學性質】
性狀:無色棱柱狀結晶
檢測方法: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98%
提取來源:本品為姜科植物莪術 Curcuma zedoaria (Berg.)Rosc.根莖
溶點:61-62°
藥理作用:對小鼠肉瘤 37、小鼠宮頸癌 U14及小鼠艾氏腹水癌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可使癌細胞變性壞死
藥理性質:二酮亦稱姜黃二酮,是從中藥莪術中分離的具有抗癌作用的倍半萜類成分,約占總揮發(fā)油的15%
用法:色譜條件:流動相:乙腈-水(32:68),檢測波長為220m
注意事項:本品應在低溫下保存,長時間在暴露在空氣中,含量會有所降低。
【功效作用】
1、用從溫郁金揮發(fā)油中得到的結晶Ⅰ(莪術醇)、結晶Ⅱ(莪術二酮),試驗發(fā)現(xiàn)兩藥在75mg/kg皮下注射時對小鼠肉瘤S37、子宮頸癌U14、艾氏腹水癌EAC均有較高的抑制率,但對肉瘤S180的抑制作用較弱;腫瘤明顯縮小者可見瘤組織周圍纖維細胞明顯增多,內有一層淋巴細胞,吞噬細胞包圍腫瘤細胞等免疫反應出現(xiàn);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發(fā)現(xiàn)治療組的腫瘤細胞核有較明顯改變,主要表現(xiàn)在核質比例減少,核外形趨向于正常,染色質、核仁和染色質間顆粒數(shù)量減少,可以認為莪術醇對小鼠肉瘤的細胞核代謝有抑制作用。
2、體外試驗結果,莪術醇及莪術二酮對艾氏腹水癌細胞有明顯破壞作用,能使其變性壞死。體外抑制試驗還證明,不同濃度的莪術油注射液對瘤細胞也均有明顯的直接破壞作用,且具有作用強、快的特點;藥液中瘤細胞數(shù)越多,其殺滅90%瘤細胞所需的藥液濃度就越大。
3、對小鼠肉瘤 37、小鼠宮頸癌 U14及小鼠艾氏腹水癌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可使癌細胞變性壞死;經本品處理的艾氏腹水癌, 可成功地使小鼠獲得主動性免疫。臨床結果表明對宮頸癌有較好的療效。
莪術二酮從莪術提取物莪術油中分離的一種具有抗腫瘤活性的倍半萜類化合物;莪術常用別名文術、蓬莪術,蓬莪術主產于四川、福建、廣東等地;廣西莪術(習稱毛莪術)主產于廣西;溫郁金(又習稱溫莪術)主產于浙江、四川、臺灣、江西等地。更多關于【莪術二酮咨訊】請來電咨詢上海遠慕中藥標準品廠家,我們竭誠為您服務!
相關咨訊
L-脯氨酸的生產方法及測定方法有哪些,CAS號是什么
補骨脂素的提取方法有哪些?遠慕提供補骨脂素咨訊解說